全美大游行的思考
今天在芝加哥办事,正巧遇见了全美「No Kings」大游行,从上午十一点一直延续到了下午三点多,泱泱人海,蔚为壮观。

最近,许多国内的家人朋友出于担心,给我们发了许多提醒和慰问。芝加哥最近的政治气氛的确可以说非常紧张,但今天的游行反倒是跟节日庆祝游行的气氛一模一样。唯一的区别在于,形形色色的自制标语牌和装束取代了节日的花车和舞蹈队,让个人的参与感显得格外强烈。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,上至走路很吃力的老爷爷、老奶奶,下至怀里抱着的小孩。我都有点惊讶——在美国,能政见一致的一家三代人,居然还能有这么多。
(站在街边反对冰块的企鹅,浓浓的欢乐气氛)
游行示威有什么用
这是一个和今天游行的政见完全独立的问题。
给政客制造压力、推动立法、营造宣传、影响民意……这些常见的回答都很有道理。但我个人觉得,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往往被人忽略——这可以从一个非常有趣的谜题讲起:
有一个岛屿,上面居住着一个部落。部落共有 1000 人,其中 100 人是蓝眼睛,900 人是棕眼睛。然而,他们的宗教禁止他们知道自己的眼睛颜色,甚至禁止讨论这个话题;因此,每个居民都能看到其他所有人的眼睛颜色,但无法得知自己的眼睛颜色(岛上没有反光表面)。如果一个部落成员发现了自己的眼睛颜色,那么按照宗教规定,他必须在第二天的中午在村庄广场上举行仪式性自杀,让所有人目睹。所有部落成员都具有高度逻辑性且极度虔诚,并且他们都知道彼此也是如此。某天,一位蓝眼睛的游客来到岛上,并赢得了部落的完全信任。一天晚上,他在全体部落成员面前致辞,感谢他们的热情款待。然而,由于不了解习俗,这个游客在讲话中不小心提到了眼睛颜色,他在致辞中说:「在这个地区,能遇到像我一样的蓝眼睛的人是多么不寻常。」这一失礼行为会对部落产生什么影响(如果有的话)?
原问题为了逻辑严谨,表述比较拗口冗长。我来总结一下,就是:
- 1000 人的岛上有 100 个人是蓝眼睛,所有人都极其聪明且虔诚
- 如果有人通过推理发现自己眼睛是蓝的,就要在第二天特定时间当众自杀
- 一开始因为大家避讳,没人泄露过关于任何人眼睛颜色的信息
- 某一天来了一个游客,告诉所有人:「你们中间有人的眼睛是蓝色的。」
请问,会发生什么事情?
咋一看,这个游客不等于什么都没说吗?因为每个人都能看见至少 99 个蓝眼睛的人,「有人的眼睛是蓝色的」这是所有岛民的一个共识。
但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游客泄露天机之后的第 100 天,100 个蓝眼睛的岛民全部集体自杀了!
这是为什么呢?首先,棕眼睛的岛民都不会有事,因为他们「极其聪明」,如果没有虚假信息,他们不会错误地推导出自己是蓝眼睛,所以他们可以忽略不计。
假设岛上只有 1 个蓝眼睛人,那么 1 天过后,他就会去自杀。因为他放眼望去,没有别人像他一样是蓝眼睛,那么游客嘴里的那个蓝眼睛只可能是他了。反过来,如果没有人自杀,只能说明:「蓝眼睛的人数不是 1 个,那就是至少有 2 个。」这就是大家到了第 2 天的新共识。
于是,那天会有 2 个蓝眼睛的人,他/们因为只能看到 1 个蓝眼睛人,就可以推理出自己是那另一个,于是他们两个会同时自杀。
如果 2 天过后没有人自杀呢?那么新的共识就是:岛上蓝眼睛的不止 2 个人。依次推理,如果过了 99 天没有人自杀,所有人都知道不止 99 个人有蓝眼睛。于是,这聪明虔诚的 100 个蓝眼睛人会同时推导出自己的眼睛颜色。
所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「岛上有蓝眼睛的人」,逻辑学上称为「共有知识(mutual knowledge)」。但是,所有人都只有自己知道——他们都不知道「别人也知道」。那个「知道别人也知道」称为(一阶2)公共知识。
从共有知识到公共知识的转变,是游行示威(还包括竞选集会、民调结果)的一大重要作用。 所有人都知道某个政见存在,但是大家都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人和自己的想法相同。像游行、集会这些可以亲自到场确认的场合,对于构建公民社会高阶公共知识都有重大意义。因为如果你担心自己是少数派,就很可能尽量避免暴露自己而沉默,让同样想法的人进一步陷入少数派的窘境。这就是为什么在有些地方,任何形式的游行集会要被严厉打击,政府要不遗余力组织水军在网上发表大量评论的理论依据——就算这些评论假到没有人看、没有人信,也完全没有关系,只要让你没有办法确认「跟你想法一致的人有很多」,目的就达到了。
(一个人举一块牌子需要极大的勇气、效果也甚微;加入成千上万人不需要那么多勇气,还能嘻嘻哈哈,效果也显著,这是游行示威体现出的的微观经济学原理)